当前位置:数据分析 > 华为ERP思考:国内自研迈出第一步

华为ERP思考:国内自研迈出第一步

  • 发布:2023-09-29 16:59

  华为的进入将刺激用友、金蝶、浪潮等国内厂商加速技术创新,并随着华为自身技术自研全栈的布局和不断测试,国产ERP的兼容性和标准化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。

  作者|豆豆

  编辑|皮爷

  实业家出品

  历时15个小时,完成全球88家子公司Meta ERP系统切换,华为全面“补血”。

  事实上,当华为正式宣布推出Meta ERP时,就引起了业界的一阵骚动。很多人好奇华为此举为何会带来如此大的反响。

  首先,ERP是采购、生产、销售、人力资源、财务、物流等业务高效运转的保障。任何大型企业如果没有ERP都可能陷入瘫痪。欧美国家由于进入市场早,信息化程度高,开发了许多世界知名的ERP系统,如Oracle、SAP等。其中,仅Oracle的ERP相关业务就支撑了近20%的市场价值。 3000亿。

  放眼中国,很难找到在市场价值和规模上能与其竞争的厂商。

   “以华为一贯的做法,只要国内厂商能够熬过这个动荡的时刻,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动用资源去开发自己的ERP。”

  某论坛上,讨论区“华为为什么要开发自己的ERP?”很吵。 “自己的孩子不争气”这种说法的支持率飙升。

   “国内很多大型企业甚至国企的ERP系统都是基于SAP等厂商的ERP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。”诸如此类的回答,暴露了国内高端ERP系统的不足。 Meta ERP的出现,使国内高端ERP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。

  然而,这只是国内自主发展长征的第一步。短期内,华为Meta ERP仍难以撼动SAP/Oracle ERP系统在国内的绝对优势或垄断地位。更换SAP/Oracle系统并不容易。

  但华为Meta ERP的实施背后,对于国内高端ERP的未来发展,甚至是国产软件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。

  1。华为的“换血”

  华为自研ERP的原因其实很容易理解。首先,是自身的需求。随着华为业务的发展,ERP响应速度太慢,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真正数字化的需求。打造下一代ERP是华为在数字化浪潮中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  其次,ERP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系统,本土化是其必经之路。加之革新创新浪潮,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所趋。

  此外,华为终端业务增长乏力,其管理系统或将成为其新的强项,尤其是在高端ERP空白的中国市场,可谓一片蓝海。

  但你要知道,自主研发ERP并不容易。自主开发ERP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项目。不仅考验数据库、操作系统、开发语言等核心技术,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场景进行长期的研发和迭代。

  涉及到各种技术栈,从上游硬件设备层的芯片、服务器、数据中心,到软件开发层的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中间件;到中游系统集成和运维层系统集成;再到下游应用层的政企服务。都需要大量的时间、精力和财力投入,以及新技术的支持。

  对于华为来说,Meta ERP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与独立厂商的协同开发模式。

  我们来具体看看Meta ERP产业链上的各个厂商以及合作模式。

  首先是上游硬件设备层。合作厂商包括中芯国际、SmartSite等芯片厂商;神州数码、中国长城等服务器厂商;以及赛易信息、汉德信息、360等数据中心厂商。以及通信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。

  在上游软件层,华为与软通动力、绿盟科技等操作系统厂商合作;海量数据、星环科技等数据库厂商;普元信息、东方通等中间件厂商;以及浪潮软件等开发工具。

  第二个是中游。华为的主要合作伙伴是英飞凌、TEFA信息等系统集成和运维层系统集成商,以及嘉环科技、TEFA服务等供配电厂商。

  然后是下游政企应用服务层。法本信息、科蓝软件、融科科技等是华为的主要合作伙伴。

  从合作模式来看,一方面与华为合作开发软件。例如中软软件主要提供人力参与华为的研发。另一方面,以用友、金蝶等为代表的软件厂商则基于自己的独立软件包与华为进行合作。

  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,华为自研ERP正走上加速轨道。

  “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,我们是同一条战壕,我们相信今天的成功与你们密不可分,未来的发展更与你们息息相关。” 4月20日,任正非透露了伴侣性的重要性。

  但是,华为ERP的成功实施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自身的发展痛点。

  2。 Meta ERP有商业空间吗?

  华为的ERP架构有四大领域。一是与销售相关的合同中心和客户中心;二是供应,包括计划采购和订单物流;第三是华为的金融;四是售后服务和送货服务等。

  然而,华为打造的这些能力都是“因地制宜”。然而,管理软件是一个通常需要行业专业知识的领域。

  一个事实是,从内部自研到外部输出,我们需要跨越标准化、产品化和商业化之间的鸿沟。 Meta ERP系统主要满足华为自身的技术制造管理需求,其在其他垂直行业的适应性尚不得而知。

  这意味着,在ICT制造业以外的其他领域,比如发电行业、橱柜行业、奶茶行业等行业,能否理解其管理模式,还是一个问号。因此,华为Meta ERP短期内无法实现普及。

  除了通用性的问题,还有产品兼容性的问题。

  Meta ERP是基于华为Euler系统和Gaussian数据库开发的。当今主流的ERP一般是基于Windows系统、Oracle或SQL数据库。现有ERP软件与国内系统和数据库兼容。大问题。

  即使企业未来有采用Meta ERP的想法,但如果需要放弃现有的服务器和数据库,甚至重建整个机房,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重建成本。

  在IT预算的巨大压力下,很多企业都会选择“凑合”。到时候,华为如何渗透企业将成为一个问题。

  此外,在芯片领域,华为还需要解决芯片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的问题,以保证芯片的质量和数量。

  在操作系统领域,华为需要打造完整的生态系统,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使用HarmonyOS。在ERP软件领域,华为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Meta ERP的功能和性能,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。

  此外,华为还需要应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压力,以保持在各个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
  目前竞争比较激烈的领域主要是自有供应链上下游和TMT的私募市场,以及政企市场。

  不过,用友和金蝶也涉足这些领域,未来可能会出现业务重叠的情况。在政企领域,华为也面临着严峻的交付问题。

   总体而言,华为MateERP若要对外推广,其商业化之路并不平坦。

  3。弯道超车机会在哪里?

  一组数据是,华为2022年的研发支出为1644亿元,比2021年的1427亿元增加了超过200亿元。

  MateERP的研发历时三年,投入数千人力。耗费大量财力、人力、物力打造的ERP,会被华为自己使用,但最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实现价值循环。

  也就是说,商业化是华为MateERP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。如上所述,MateERP商业化的前提是通用化,而通用化的前提是丰富的行业know-how。

  要知道,在欧美ERP市场,SAP、Oracle、微软等公司占据市场主导地位,而金蝶、用友等公司在中国只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。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国外ERP软件的功能更加齐全、全面。其软件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,让您无论身处哪个业务领域都能找到适合的管理方法。

  相比之下,国内企业的产品线相对单一,难以满足不同业务领域的需求。因此,国内企业对ERP软件的综合掌握程度和全方位服务仍需提高。

  一个想法是,华为MateERP在内部应用的过程中,随着自身云业务和通信业务的不断渗透,可以不断重组各行业的流程,从而更好地完善ERP,拓展自身的服务。边界。

  此外,顾问也是中美ERP市场差异化的关键。

  作为最终用户和软件供应商之间的桥梁,顾问是分析客户需求并与软件供应商协作完成项目计划的关键。

  华为基于自身的生态系统,可以培养金融、制造、交通等不同领域的顾问,进而为客户打造更多匹配的解决方案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看,华为ERP的普及已经不远了。

  关于兼容性问题,华为近期动作频频。例如,在数据库层面,华为最近发布了自研的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,在迁移和部署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。在迁移部署方面,数据显示,Oracle对象自动迁移成功率达到95%,代码修改工作量可减少90%,进一步解决华为ERP兼容性问题。

  就ERP本身而言,需要几十年的发展才能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。但华为的进入将刺激用友、金蝶、浪潮等国内厂商加速技术创新。随着华为自身技术自研和全栈的布局和不断测试,国产ERP的兼容性和标准化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。

相关文章